来源:牛宝体育登录官网 发布时间:2025-04-02 18:41:16
产品详情
“海域面积11360平方千米,海岸线千米,拥有中国最美海岸线之一的秀涂-崇武海岸线……”福建省泉州市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海洋资源,是泉州市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聚焦挖掘海洋资源禀赋优势,主动融入“海上福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求“质”:以“创新”为驱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激发海洋经济新动能;以“园区”为载体,完善海洋产业集群要素,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能级载体;以“渔港”为支点,培育渔港经济新形态新模式,建设港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现代化渔港群,不断塑造海洋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泉州”。
在12月16日举行的福建省海洋经济科研成果展上,石狮华宝集团参展工作人员向客商推介公司的壳寡糖、壳聚糖系列产品。
“用牡蛎壳进行土壤改良,不仅仅可以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固碳减排,还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是多方共赢的好举措。”在另一个展位上,来自惠安县的泉州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忠在推介公司研发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据介绍,该公司基于惠安牡蛎优势产业,在牡蛎壳收集、处理、生物调理剂研发等方面形成专业化产业链,利用牡蛎壳废弃物研发出的农业土壤调理剂,用于改善土壤酸性、降污固碳。
泉州海洋生物科技成果的纷纷亮相,是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一直以来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第一动力的生动缩影。
从谋划海洋强市建设“一张蓝图”开始,锚定“202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市”目标,到寻找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产业链发展方式,编制《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2021-2030)》《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对深远海养殖、海洋药物、生物制品、健康食品、冷链物流等5大产业进行全产业链规划发展,科学技术创新都被视为推动泉州海洋经济弯道超车走前列的重要引擎。
“平台建设是必要支撑”,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强调,聚焦泉州海洋科学技术创新策源能力不够、国家级科创平台缺乏等短板,我局聚力建设一批高能级海洋科学技术创新平台。
12月16日上午,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启用仪式在石狮举行。该研究院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海洋大学、石狮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高水平海洋科学技术创新平台,研究院于2023年1月签约授牌并注册创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首任院长。据了解,该研究院围绕水产育种、新型水产饲料、水产绿色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流通开展“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立足泉州市发展优势和产业特色,开展海洋科学技术创新研究与成果产业化相关工作。现已建成包含功能实验室、产业化车间、海洋科技展厅等约6000平方米的科创平台,组建了40余人的产业化科研运营团队,累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成果10项,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初见成效。
此外,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预制菜分会落户泉州,搭建“国字号”水产预制菜交易买卖平台;华侨大学“台湾海峡抗血栓纤溶酶基因库”、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海洋工程研发中心”的建成,有力提升海洋生物产业总实力;第二届福建省海洋文化论坛在泉州的成功举办,让国内知名院士专家担任泉州海洋经济产业首席专家……一批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涌现,成为了支撑泉州海洋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梁柱”。
借助创新平台的赋能,泉州不断深挖海洋经济潜力。一方面,推动传统渔业向远、向深、向绿方向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另一方面,持续培育高科技、高的附加价值的新兴产业。
向远开拓。立足泉州近海养殖资源要素不足实际,全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可持续远洋渔业,释放生产力,不断打造充实“泉海粮仓”。布局151平方公里深远海养殖区,石狮高正深远海养殖项目已完成45口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建造,260万尾大黄鱼已陆续上市;惠安“闽投1号”养殖平台已基本完成主船体结构建造。同时,持续拓展泉州渔业发展空间,推动石狮远洋渔业码头通过国家级验收,调度盘活海顺远洋公司20艘远洋渔船指标,推动港顺远洋公司新购置6艘印度洋捕捞渔船,提升远洋捕捞产能。
向“绿”转型。开展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全力推动“减船转产”,推动养殖结构转型升级,落地实施工厂化养殖、立体综合养殖、良种场创建等110个渔业结构优化调整重点项目,成功培育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家(全省首家)。
挖掘海洋经济新动能,除了深耕传统产业外,还需做大做强海洋新兴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努力,泉州成效不断显现。
临港产业是泉州海洋经济新兴起的产业的聚焦点之一,包括临港石化、临港能源等等。依托泉港、泉惠石化园区两大炼油基地,泉州拓展“油头—化身—轻纺尾”产业链,国亨、天辰、百宏等百亿级重点项目投产,中化二套乙烯项目得到国家支持。同时,泉州开展氢能、锂电产业研究,泉港区创建省级氢能产业示范试点,泉惠石化园区列入“全省锂电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
港口物流方面,2023年以来成功开通泉州至新加坡、马来西亚RCEP航线条外贸航线,目前泉州已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83%。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泉州重点支持开发船载终端设备、导航芯片和兼容北斗导航终端等海洋信息感知技术装备的研发,实施“飞通智慧海洋通讯终端”“明泰船舶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产品量产应用,其中飞通渔船通信设施占全国70%市场份额。
海洋文旅产业也已成为泉州海洋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围绕打造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新布局百家中高端酒店,启动建设“滨海生态浪漫线”,举办“海丝·蟳埔”民俗文化节、蚶江海上泼水节、安海端午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建设一批海洋特色小镇、“水乡渔村”、大型滨海旅游综合体。其中,泉州八仙过海欧乐堡景区2023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营收超3亿元,居泉州市54家A级景区首位。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石狮高新区的石狮市海洋生物医药园配套基础设施大厦溪渠道改线工程和配套石富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自去年6月初开工以来,两个配套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随着这些关键性配套工程的逐步完善,石狮市海洋生物医药园将成为吸引更多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入驻、推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为石狮市乃至泉州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据统计,泉州年水产品产量110万吨,水产品加工公司250多家,省级以上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0家,紫菜、鱿鱼、鲍鱼、壳聚糖加工等排在全国、全省前列,拥有向海图强强大的企业群体。
为推动行业聚能发展,做强产业支撑,泉州积极克服渔港后方腹地不足影响,创新思路拓展渔港立体空间和后方腹地,盘活利用部分闲置土地和工业标准厂房,谋划推动海洋特色园区,其中,石狮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是泉州规划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园集群的项目之一,以“海洋生物食品园+生物医药园”两大特色园区为抓手,推动石狮海洋食品医药新兴起的产业集聚成势。石狮市海洋生物食品园,引进水产加工、冷链物流、科学技术研发、电商服务等企业和事业单位,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搭建现代化海产品贸易平台,带动石狮远洋捕捞、海产品加工贸易和冷链物流等领域全面发展。石狮生物医药园规划面积1340亩,拟引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国内外高成长企业,预计到2025年,园区产值可达150亿元。
与此同时,为提升园区载体高能级,助力泉州市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着力实施《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推进“1551”战略落地。即围绕打造国内先进的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孵化和生产基地城市1个战略总目标;系统布局海上牧场、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健康食品、初加工和预制菜等5大领域;实施资源供应扩增、企业引育发展、园区孵化集聚、创新转化示范、品牌创建提升等5项工程,持续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大幅度的提高,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创新发展和市场拓展能力显著提升,努力建成国内先进的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孵化和生产基地城市,力争2030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包括“石狮市海洋生物医药园”在内,随着“泉港峰尾渔业文化产业园”“晋江市经济开发区海洋食品产业园”“南安洪梅预制菜产业园”“惠安县螺阳冷链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海洋产业园的逐渐孵化成形,将为海洋经济项目招商落地提供入驻承接载体。着力“补链、延链、扩链、强链”,重点发展海洋原料药、海洋中药、水产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服务、海洋生物科学技术研发、海产电商服务等领域,全面构建从产业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到企业孵化、生产加工、市场推广等所有的环节功能,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能级。
渔港是渔业的“策源地”,是陆海之间的“链接区”,与海洋产业链条方方面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泉州海洋渔业发达,渔船吨位马力较大,是福建省的主要渔业集散地之一。全市现有渔港2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渔港3个,一级渔港3个,大型渔港数量多、分布密集,基本形成了以中心、一级渔港为龙头,二级渔港为骨干,三级渔港为基础的渔港体系。
“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是深耕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港产城融合的重要支点”,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以现有的渔港体系为依托,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出台《泉州市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渔港促进海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通知》,以建设双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为路径抓手,以打造全国现代渔港管理示范区为目标,实施渔港建设“2224”战略,即:依托深沪中心渔港、祥芝中心渔港,建设2个综合渔港经济区;高标准建设晋江深沪、石狮华锦泊位2个远洋渔业港区;高规格建设晋江围头一级渔港、惠安崇武中心渔港2个对台贸易渔港;建设蟳埔渔港、浮山渔港、梅林渔港、诚峰渔港4个特色渔港。
具体举措上,坚持陆海统筹、岸海联动,实施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一体化发展,以渔港为基点,推动向海一侧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洋牧场,向陆一侧集聚发展精深加工、休闲渔业等产业,推进海上牧场、岸上加工、渔旅结合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渔港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建设区域产业体系平衡、层次较高、辐射效应明显的港产城一体化沿海现代渔港经济区,实现渔港现代化、渔业产业化、产业多元化、渔区城镇化。
“泉州晋江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便是成果之一。2023年6月2日,由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策划申报的泉州晋江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名单,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亿元,是历年来泉州渔业领域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
另外,石狮市、惠安县也已启动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创建工作。以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为例,该渔港是福建省最大渔港之一、全国首批文明渔港。为进一步补齐渔港建设短板,2022年,祥芝国家中心渔港启动提升改造,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内容有港池清淤炸礁、智慧渔港与综合管理平台、卸渔廊道、渔港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过三年的改造提升,该渔港现有码头泊位22个,可容纳1000艘渔船停靠,全港装卸能力达每年35万吨。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在提升改造渔港功能的同时,将开展“聚变”行动,聚城市空间,聚陆海多元产业,聚休闲生活,聚渔事文化体验,让渔港面貌焕然变新,集聚生活烟火,重塑生态渔港,“让港产城高度融合的沿海现代渔港走进人们的生活”。
风起帆扬,向海图强,如今的泉州争当“海上福建”排头兵,禀赋优越,多方发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成型。蓝图绘就,奋斗正酣,未来的“海上泉州”将加快实现一二三产协调联动,港产城深层次地融合,走出一条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实践之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注入强劲的“蓝色动能”。(供稿人:林锦旺 廖欣宴)
80后副区长主动投案:10年贷款781万,利息上百万,不堪重负心理防线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官方公众号“廉洁四川”发文《“案”理说丨10年贷款781万 80后副区长由奢及腐终自毁》,披露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骆毅的贪腐细节。
人工智能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让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大幅度增长。招聘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二月份,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岗位招聘量同比大幅度的增加,其中数据标注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增长超50%。目前,人工智能训练师主要是做标注类工作。
马斯克妈妈无锡游后感慨:“我总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中国美景,对大家说,你们真应该来中国看看”
近日,无锡拈花湾邀请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亲临见证。游后感慨:“我总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中国美景,对大家说,你们真应该来中国看看。
当地时间3月30日,#欧洲大陆首枚火箭发射失败,仅飞行30秒就“熄火”坠地 #光谱 #挪威安岛航天中心
4月1日,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演训。这是对“”分裂势力的严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
3月31日,#日本再发特大地震风险评估 :#日本特大地震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死亡 。
曼德勒一宾馆垮塌严重,男子为寻找同事在废墟守了三天,地震时两人通线秒就断了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缅甸曼德勒一家名为WinStar的酒店受灾严重,有不少人员被埋在废墟下,目前仍不断有救援队伍来到现场尝试救援。
4人入室抢婴案将开庭,家属索赔600多万,孩子妈妈坚持出庭:“我不能让他一个人面对恶魔人贩子”
极目新闻记者从姜甲儒生母乔守芬和奶奶口中得知,此案案发是由于山东济宁一养家想抱养孩子,找了两个中间人签订了合同,中间人再找到行凶者4人,其中邻居袁某某提供了姜家信息,说同村有个在北京做生意的,家里有两个孩子,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另外3人入室抢走了孩子。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瞧见身着校服的学生骑着电动车四处穿梭。可这些懵懂的 “追风少年”,交通安全意识不足,监护人也疏于看管,骑电动车引发交通事故后,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近日,湖北省安陆市人民法院李店法庭便审理了一起初中生骑电动车致人重伤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真想不到现在竟然有人敢在广东的寺庙里面偷香炉这件事情发生在3月23日广东一寺庙内,据庙里的监控摄像头拍到的画面中午11点44分时有一名男子跑到了庙内,第一时间就去拿神台上的香炉不停的捣鼓不停的看男子估计这个香炉是个古董有可能值点钱,最差的也是一个铜的也能卖个几十上百块钱,但是男子
相关推荐